
专利权法(知识产权赔偿最高标准)
发布时间:2021/04/06 19:10:34 点击:5
专利权的定义和分类是什么?
专利权的保护主要针对专利侵权。专利权的定义和分类是什么?下面,边肖会给你详细的解释。
专利权的定义和分类
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,享有使用、收益和处分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利,排除他人的干涉。分类:国际上,专利一般指发明专利。根据中国专利法,专利分为发明、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。
专利法
1、发明专利
所称的发明,是指对产品、方法或者其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。本发明是人们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技术方案。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。产品发明是指新产品或新物质的发明。方法发明是指为解决特定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手段和步骤的发明。发明专利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,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的,授予发明专利。专利法
2、实用新型专利
所称实用新型,是指对产品的形状、结构或者组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。本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在于:第一,本实用新型仅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,不能是一种方法,如生产方法、试验方法、处理方法、使用方法等;二是对实用新型的创意要求不太高,但实用性强。鉴于后一个特点,人们一般称之为小发明。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,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的,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。专利法第
3、外观设计专利
条所称的外观设计,是指对产品的形状、图案或者它们的组合,以及颜色、形状、图案的组合,具有丰富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。设计和实用新型都与产品的形状有关。区别在于,实用新型是一种技术方案,涉及的造型与产品的技术效果和功能有关,外观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案,其造型与产品的美感有关。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,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的,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。
专利权的主体:
为专利权人,是指在专利有效期内依法享有专利权的自然人或法人。
专利权的客体:
包括发明专利、新型专利和设计专利。
专利权的内容:
包括专利权人的权利(自行实施专利和许可或者禁止他人实施两个方面)和专利权人的义务(缴纳年度专利费用,在一定程度上公开专利技术,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内自行实施专利)
专利权的产生条件:
包括实质性条件和形式要求。实体条件分为禁止性条件(不违反国家法律、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;不能授予专利的领域有:科学发现、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、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、动植物品种、通过核转化获得的物质)和实质性要素(即专利、新颖性、创造性和实用性);正式要求主要是指申请程序。在我国,发明专利采用早期公开延期审查制度,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采用正式审查制度。
专利申请中的原则:
1.第一应用原则2.优先权原则
3.单一性原则
4.书面原则
专利权的保护期:
1993年以前的发明专利保护期为15年,使用新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5年,期满后可以申请续展3年;1993年1月1日以后,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,新类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,不续展。
专利的撤销和无效:
都是专利监管程序。任何人认为被授予的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的规定,可以在专利申请公布后6个月内请求专利局撤销专利权下一篇:阿里爸爸(40岁进入阿里)